杭州年会摄影摄像/杭州集体照摄影/杭州合影拍摄/杭州公关摄影/杭州会议摄影摄像/合影台阶出租-杭州天风影像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官方微博
咨询热线:0571-85585667     
 
{sectionname}  
  当前位置:首页{urlsectionname} >> 行业新闻

杭州微电影首次走进影院面对观众
时间:2013-01-27 12:28:16    浏览次数:938        

杭州微电影首次走进影院面对观众

杭州微电影首次走进影院面对观众

转播到腾讯微博
杭州微电影首次走进影院面对观众

见习记者 冯秋萍 董小易 摄影 江玥


  对于多数人来说,微电影也许是用来消磨时间的娱乐,或者是闲下来想要动手做,却永远也没有开始的梦。而对于《寄居人》《邮梦人》《画之魂》《阿巴若》这四部微电影的导演来说,微电影让他们可以用很少的成本,实现与更多人对话的梦想。昨天,他们的梦想实现了。

  在第三届快报读者电影节上,杭州本土的微电影第一次搬上大银幕。昨日,这四部微电影在金逸影城进行了连映,黄炜森、项秋良、陈聚力三位导演也来到现场与读者交流。许多喜欢微电影的观众慕名前来,邵阿姨看完电影后拉着《画之魂》的导演黄炜森聊了半个小时,夸奖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讲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非常不容易”,还鼓励黄炜森,“你们一定要拍一部长片电影。”还有不少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湿了眼眶。

  对于这些本土的导演来说,观众的肯定给了他们极大的信心,黄炜森甚至说:“在我们三位导演之中,将来一定会有人真正走进院线。”

  这是对演员和导演的一种尊重

  在电影院里放映微电影,无论对观众还是导演而言,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观众周玲看完微电影后非常触动,她说:“我觉得这是对演员、导演的一种尊重。”

  陈聚力是中国美术学院影视广告专业的学生,《邮梦人》是他的第一个作品,描写了一列火车上满载了主人公关于旅行的梦想。《邮梦人》虽然没有一句台词,却是昨天观众最喜欢的一部微电影,让人感觉回到了童年,有观众评价它“风格很像《爱丽丝梦游仙境》”。不过,陈聚力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自己的作品,却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是我学生时代的作品,我现在都不大敢看,看上去很粗糙。”

  《寄居人》的导演项秋良对自己的作品不是很满意,“当时我们改了很多次剧本,经验也不是很足,整个拍片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大银幕的投放下,画面和视听效果也不一样,“这倒是可以为以后拍长片做参考。”

  《阿巴若》刚获得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创作大赛三等奖,导演崔远征现在是北京一档旅游节目的外拍导演。这是他在读浙江传媒学院导演系时的毕业作品,当时7个人在丽江待了一个月,“就想拍点不一样的东西,男主角的云南话都是现学的。”

  观众小马看完《画之魂》之后,觉得画面很美,镜头感很强,就是人性的情感跳跃太快,刻画得不够细腻,不能让人入戏。导演黄炜森也认同这一观点,“如果不是在院线放映的话,根本没办法知道电脑后面的观众脑袋里到底在想什么,也不会知道自己电影中会存在什么样的欠缺。”

  拍微电影就是什么年纪讲什么故事

  黄炜森说:“微电影将会越来越普及,以后微电影会向手机发展,也许就只有三分钟时间。”在人人都可以做微电影的时代,不少现场的观众有过制作微电影的经历,他们很关心,到底怎么样才能拍好一部微电影?在短短十几分钟之内说故事,到底应该深入挖掘,还是点到为止?一位学编导的90后读者提出的疑惑,颇具代表性。

  项秋良对于微电影的定义非常简单,那就是讲好一个故事,“应该从具有叙事情节的故事入手。”不过他觉得,拍好微电影其实很难,“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故事讲清楚,会有点局促,拍长片可能会轻松点。”

  陈聚力拍微电影,则是一个不断询问自己的过程。他给想拍微电影的年轻人的建议是,“你是什么年纪的人,就去做什么年纪的事情”,“如果你很乱的话,就回到出发点,不断追问自己,是不是这样?比如你想拍杭州的话,就问自己对杭州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点点把关键字扒出来,试着用一句话把它说完。”

  人到中年的黄炜森则很羡慕年轻人可以用天马行空的方式拍摄微电影,不需要顾及商业投资。他觉得微电影应该有灵魂:“未来微电影可能只有三分钟,你首先要有主线。有了灵魂才能做好,诉求点有一两个就够了。”

友情链接
公司介绍 | 最新工作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1999-2024 杭州天风摄影摄像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燎扬网络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上塘路188号 电话:0571-85585667 QQ:9533416765 405458662 浙ICP备12003095号-6
您是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