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痴梦——记高继生和他的私人相机博物馆
苏盛鑫 2011-04-29 话题 12 评论
镇馆之宝:英国ROSS木相机
在1986年,高老先生离开杭钢,从此全职折腾想机,在南京,苏州、临平、杭州等地办出10家照相馆和器材店。而高老先生心思不在生意上,赚来的钱都被他用于购买相机。1989年,他用两家店两年的赚的钱20300元,北上天津买一台英国相机,妻子一针一线缝在他身上,挤上火车,那个时候的火车连厕所门口都坐满了人。
高老先生在天津住了3天小旅馆,啃了9餐大饼馒头,天津那家照相馆负责人才慢悠悠说:”库房的那架老相机,是先人用等量重的黄金,从英国佬手里换来的,随便摆到哪个相机堆里,都可以当老大的.所以要拿3万元来才能出手。“高老先生也豁出去了:”我就只有两万块,我走了再没有这样的冤大头肯出这高价,你们与其库存积灰尘,不如给了我识贷的买去,让它也有个好归宿。“
英国ROSS湿版木相机
英国ROSS湿版木相机
我国早期玻璃板结婚照
英国ROSS湿版木相机
高继生:用相机讲述人生
本报记者 王杭晨
杭州拱北公交站旁一处民居楼里,有一个“高氏相机博物馆鉴定部”。
这里是由高继生一手创办的私人相机博物馆,每日7时准时开门迎客。24年时间,30几个国家累计40余万人参观,国内外百来所学校来此进行调研学习。
进入博物馆,狭窄的入口,昏暗的环境,摆放着不同寻常的相机。我问高老爷子,这里哪一台相机价值最高、最珍贵,他说:“每一台都有它的故事,每一台都很珍贵。”
倾其所有为求相机珍品
高继生生于1943年,他的父亲是抗战时期的部队记者,所以高继生从小就能接触到相机这个“稀罕物”。
德国的蔡司相机,是高继生收藏的第一台相机。1960年,他花了30元买下了这台相机。当时,他在德胜桥小学当代课老师,第一个月的工资,便是30元5角。
“我收藏相机和别人不一样,我不是去市场里淘,而是登门拜访。”高继生说,上世纪70年代,国内的相机收藏界,只有寥寥数十人而已。
1986年,高继生相继在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办出10家照相馆和器材店。而高继生的心思压根不在生意上,赚来的钱都被他用于购买相机。
1989年,他用两家店赚的两万零三百元,北上天津购买心仪已久的英国罗斯相机。“当时杭州湖墅南路的门面房,楼上楼下100平方米,也只要两万元。我拿着这些钱坐上了人挤人的火车,胆战心惊的。”高继生说。
到了天津,高继生住进了一家小旅馆。因为价格便宜,同一间房间便有五六个人同住。
“我军大衣里面穿了棉袄,棉袄里面是毛线衣,再里面是棉毛衫,老伴给我前胸一万元后背一万元缝在了最里面的棉毛衫上。”即便这样,高继生还是一晚没睡。
住了3天小旅馆,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天津照相馆的负责人才答应出手,最终高继生拿下了这部相机。
“嫁给我,就是和相机结缘”
“我能这么一直做下去,全靠家人的支持。”高继生说。
1974年,为了买西湖牌相机的样机,高继生的母亲卖掉3枚金戒指,只凑到100元,离800元的目标还远远不够。
母亲自然是向着儿子的,可贵的是,妻子也十分支持。高继生的妻子出生书香门第,1米7的个子,长相标致。
“有些事情就是缘分,这么优秀的人,偏偏看上我。实际上,跟着我就是受苦受累。”高继生说,妻子来家里的第一天,他就来了个“下马威”,“你嫁给我,就是来和照相机结缘的。”
1968年,两人准备谈婚论嫁的时候,老高的妻子拿出80元积蓄,让他去上海挑一件结婚穿的衣服。
高继生揣着这80元来到上海,一头扎进淮海路的相机店里。三进三出,看着玻璃柜台里的相机眼馋啊。最后他心一横,买了相机背回杭州。
就这样,他穿着杭钢的工作服结婚了。
博物馆接近尾声
“你先这里参观一下,看好之后,我把灯关了,我们到外面去聊。”高继生说,能省则省,若没客人,他连一盏灯都舍不得开。
“我这里属于商业用电。”高继生每年要支出20万元,来支撑这间民办照相机博物馆的运转。
去年,他还卖掉了不少收藏多年的画品用于博物馆开支。
“不瞒你说,现在这个馆已经接近尾声了,我75岁了。24年了,扛不住了。”高继生说,最近几年他没有再收藏相机,除了金钱方面的压力,还有一部分的原因是,他已经看不到精品相机了。
高继生说,现在有两条路,第一是把博物馆迁到外地进行展览,第二是将所有的相机收藏到仓库里,不对外开放。
他说,无论哪一种,都不是最完美的结局。但是他这一生,已无憾。
“上海莱卡俱乐部主任去世的时候,跟他老伴和女儿说,把我的墓和高氏家族放一起,以后我们可以一起聊老相机。最后我帮他把愿望实现了。”高继生说,能碰到那么多志同道合的人,人生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