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年会摄影摄像/杭州集体照摄影/杭州合影拍摄/杭州公关摄影/杭州会议摄影摄像/合影台阶出租-杭州天风影像有限公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 官方微博
咨询热线:0571-85585667     
 
{sectionname}  
  当前位置:首页{urlsectionname} >> 行业新闻

微电影:多元表达的空间
时间:2012-11-10 19:38:51    浏览次数:938        

新华网北京11月9日电(赵颖 杨春雪 游潇)尽管宿舍已熄灯,唐洁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他脑海里满是正在摄制的微电影

    这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和同学一起自编、自导、自演了5部微电影。其中,描写大学生情感和求职艰辛的作品《90后》在视频网站播出后引起网友和媒体的关注。“我希望影片展现出90后是有梦想、敢担当的一代。”唐洁说。

    微电影是在电影艺术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具有完整故事情节的小型影片,主要在网络、手机等多媒体平台播放。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时长在几十分钟以内,制作周期短,投资少,传播快捷且互动性强。

    “由少数人垄断的影视时代已经过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说。科技发展和准入门槛的降低让思想表达更为自由,受众不再是“你拍我看”的被动角色。

    “中国电影是社会经济文化跃进的相伴物。”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星说。“进入21世纪,中国电影经历了从计划经济独语时代到大众话语喧哗的根本转变。电影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今,中国电影呈现出多元化的探索和具有更多个性的创作景象。商业电影开始“走出去”,中式大片在与外国影片的激烈角逐中逐渐崭露头角。不过,在电影市场回暖的同时,人们也对电影的过分商业化提出了质疑。内容贫乏、思想苍白、叙事破碎,成为制约国产电影发展的主要瓶颈。

    电影创作日益多元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百姓对一些艺术平庸的“主流电影”的不满,催生了微电影这一新的传播形式。2010年走红的《老男孩》和《一触即发》被业界认为是开启了中国微电影大门的经典之作,微博的普及和视频网站的发展进一步掀起了微电影制作的风潮。

    目前,微电影大致包含由普通网民或影视相关专业学生制作的作品,以及专业团队为某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中国互联网网民规模已达5.5亿人,普及率为41.1%。浏览视频网站的人数增至3.63亿人,手机视频用户接近5000万。

    “这一新兴的传播载体为大量年轻的影视创作者提供了机遇,也能为传统电影输送人才。”盛大网络旗下影视公司华影盛世首席执行官赵雨润说。

    在美籍华裔跨文化导演程娟看来,“微电影正尝试用传统电影的艺术手法浓缩社会发展,迎合公众文化取向。这是中国电影百年发展过程中新的文化形态。”

    唐洁最近正在构思一部名为《圈养》的微电影,以反映高校毕业生离开保护伞自食其力所面临的诸多困难。“进入社会后容易被房子、人际关系等怪圈所禁锢,我想以此片提示同龄人。”他说。

    “好电影要反映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引发人们思考。这应该是中国微电影未来的发展趋势。”唐洁说。

    实际上,微电影的渐然兴盛,已经成为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微电影凸显了草根的原创力量和全民参与的魅力,人人都有发言权。”程娟说,“微电影要有大电影的情怀,应将小思考反射到大视野中,将中国新形象用影视的手段传达给世界。”

友情链接
公司介绍 | 最新工作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版权所有©1999-2024 杭州天风摄影摄像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燎扬网络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上塘路188号 电话:0571-85585667 QQ:9533416765 405458662 浙ICP备12003095号-6
您是第 位访问者